印度电影远大前程剧情介绍:
夫属词比事,乃为通谈。若乃经国文符,应资博古,撰德驳奏,宜穷往烈。至乎吟咏情性,亦何贵于用事?“思君如流水”,既是即目。“高台多悲风”,亦惟所见。“清晨登陇首”,羌为故实。“明月照积雪”,讵出经史。观古今胜语,多非补假,皆由直寻。颜延谢庄,尤为繁密,于时化之。故大明泰始中,文章殆同书抄。近任昉王元长等,词不贵奇,竞须新事。尔来作者,浸以成俗。遂乃句无虚语,语无虚字,拘挛补衲,蠹文已甚。但自然英旨,罕值其人。词既失高,则宜加事义。虽谢天才,且表学问,亦一理乎![3]
钟嵘指出,选词造句合理,排列事实合适,就是通达的文章了。至于经世治国的文献典籍,应当广泛征引,驳议奏章,称颂古人,也适宜引用前代的事迹。至于吟咏情性的诗歌,又何必以引用典故为贵呢?像“思君如流水”,写的是眼前所见;“高台多悲风”,也是眼前景致;“清晨登陇首”,哪里有典故;“明月照积雪”,难道是出于经史吗?遍观古今的佳句,都不是拼凑典故而成,而是“直寻”。颜延之、谢庄用典尤其繁密,影响当时的文学界。因此,大明、泰始时期,文章如同抄书。近来任昉、王元长等,文不贵新奇,比赛着用新典。自此以后的作者,受其影响,竟成一时风气。于是讲究没有一句无典故,没有一字无来历,其结果是生硬、干巴,拼拼凑凑,对创作造成了严重的毒害。而自然而然的精粹旨义,却很少人去寻找。(可能有人认为)自己的文章已无高超之处,那么就多一些典故和哲理吧,虽没有天才的表现,也可以卖弄自己的学问吧,这也是一个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