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驰人生在线观看完整版雅酷剧情介绍:
[5] 参见张廷玉等:《明史》卷九十七《艺文志》史部故事类。
总结与嬗变
一、历史批判精神和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
清代前期(1644—1840年)的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最后一个发展阶段。明代中叶开始出现的封建社会内部的微弱的变化,明清皇朝的更迭,清前期的文化政策,以及古代史学的2000多年的积累,这些原因造成了清代前期史学具有总结和嬗变的特点。嬗变,主要反映在历史思想领域的批判精神的发展上;总结,则不仅表现在历史思想、史学理论方面,还突出地表现在历史文献方面。清代的官修史书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。
在清初的史学家中,黄宗羲(1610—1695年)的历史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代表性。他的《明夷待访录》以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为核心,阐明了作者对历史的批判性见解和进步的历史观。作者阐述了“以天下为主,君为客”到“以君为主,天下为客”的根本性变化,指出了封建君主“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”的实质。作者指出,封建专制政治把本应“为万民”的为臣之道变成了“为一姓”,君臣本应是师友关系却变成了主人同仆妾的关系;作者指出封建社会的法是“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”;作者指出“天子之子不皆贤”,因而君主世袭制是不合理的,等等[1]。这些批判,一般还限于以“三代”同后世相比而论其是非,没有能够从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生、发展、衰亡的必然性来揭示它在历史上的作用,但其激烈的程度和包含的理性成分,毕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,是前人所没有达到过的。《明夷待访录》是一部有鲜明的民主思想的史论和政论。顾炎武论其书说:“读之再三,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。”[2]黄宗羲是清代浙东学派的开创者,对清代学术和清初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。他著的《明儒学案》及其始撰的《宋元学案》二书,是中国古代学术史著作的最高成就,在史学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。